这山上的树木非常的茂密,茂密得让人感受不到山的险峻与起伏。小道是沿着小溪朝山里面延伸的,我们漫步进入。顿时就感觉进入到了原始森林里面一样,因为我发现小道的两侧都是巨大的树木,小溪就在右侧那一排排树木的后边,潺潺的流水声还可以听见,透过树木的缝隙也还隐约可见。
再往前大约只行径了几十米,顿时就看见前方山壁有一个大大的洞,洞的形状不是很规则,一看就是天然形成的。
“窦部长,你看,这小溪的水就是从这个洞里面流出来的。穿过这个洞之后,那一面的景色绝对让你大吃一惊。”黄省长在洞的前面停了下来,转身来笑着对窦部长说道。
窦部长看上去兴趣极浓的样子,“走吧,我们进去。”
黄省长转身问他秘书道:“你带了手电筒没有?”
他秘书连忙地道:“带了,带了。”
黄省长即刻吩咐道:“你到前面来,再给一只给后面的人。”
虽然有手电筒,但是我依然感觉到洞内是漆黑一团,尝试着走进去两步,顿时就感觉阴森森的,让人不禁毛骨悚然。慢慢地就适应了这张黑暗的光线,手电筒发出的光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地下的路有些不大平坦,而且还可以听到耳旁传来的流水声。我跟着前面的人一直在往前走着,有一种总也走不到头的感觉,心里忐忑地担心着走不出去。
洞内很窄,脚下的路也是曲折徘徊的,而且每一个拐弯处都刚好遮住了洞外渗透进来的光源。如果不是几人同行的话,我肯定会走几步就会退回到洞外去的,因为我肯定不会相信这个洞能够通向另外的那一侧。
跌跌绊绊地终于走出洞口......哇!眼前顿时豁然开朗!我们正站在一处大大的平台上!
忽然听到黄省长在前面大笑着说道:“我把这地方叫做豁然台。怎么样?窦部长,漂亮吧?”
窦部长大笑,“漂亮!今天不虚此行!豁然台,好名字!”
从这平台处望下去,竟是另一番别样的天地——巍巍青山环抱当中一池春水,一片纵横阡陌的良田,田里有人正在驱牛耕田。那一大片水田的边上是一处小山坡,小山坡上有几间竹子屋,竹屋的边上种有许多的桃花树。好一派田园风光!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一片田土竟然是环绕在几座大山之中的,仿佛刚才我们进来的那个石洞才是这里唯一通向外面世界的通道。
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宁静、温馨,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这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啊!
我们顿时都兴奋了,即刻从平台处下山。下山的路边处处都是古树参天,寿滕缠绕,浓荫密布,石阶曲,蜿蜒下行。
窦部长很是惊奇,他问黄省长道:“这里面一直都住有人吗?”
黄省长回答说:“以前这里面住有好几户人家,最近准备开发这里,所以把多余的人家迁出去了。
窦部长叹息道:“其实吧,还是原生态的好啊。本以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只是在他想象的基础上写出来的,想不到这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神奇的地方。”
黄省长大笑道:“陶渊明肯定来过这里。不然的话他怎么写得出那么逼真的感受来?”
窦部长也笑,“有道理。”随即吟诵道:“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黄省长即刻也与他和声吟诵起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