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1章 小科普某行业二(第1页)

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

    御史是朝臣,是京官,是朝廷里的重要人才,德行尚且如此败坏,天下百官的行径和作风恐怕更为不堪。
    这已经不仅仅是道德上的问题了。
    而是他们这种缺德,到底是谁提供的金援?
    大明官员俸禄低是大家都知道的。
    那么他们花天酒地的钱从哪来的?
    细思极恐!
    比如利用手中职权搜刮民脂民膏!比如投机倒把,贪污腐败,挖老朱家的墙角!!再比如背后有人,试图从根基上扳倒朱家这个皇权!!!等等等等!!
    以上无论哪一项,于国于民于皇家,都不是什么好事。
    朱瞻基决定,他要亲自整肃朝纲。
    于是史上的首次全国范围内的“扫黄行动”开始了。
    具体时间是1429年,具体法令为禁娼令。
    包括两项内容:
    一来是查抄场所。
    二来是加大官员犯法的处罚力度。
    行动一经展开,两京十一三省经营了数十年的花楼,无论民办官办,均被捣毁,在发动强拆的同时,还要遣散从业人员,并勒令相关负责人无限期整改停业。
    朱瞻基还亲自重新拟定律法,规定大明官员再有狎妓宿娼者,除廷仗六十之外,一律罢官免职,永不录用。
    除律法规定以外,还诏示天下,告诫天下文人士子和读书人,如被发现狎妓嫖娼,一律革去功名,乃至于取消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这一波行动的力度,是巨大的。
    行动过后,秦淮河两岸风光不再,京城的靡靡之所唯剩废井荒池。
    在朱瞻基的感觉中,经过自己雷厉风行,从上至下的整顿,官员风气焕然一新,环宇终得廓清。
    但事实上,所谓的成果,只是表象。
    但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这次行动过后。
    官员们在自己的宅邸中蓄养女乐和家女支,金屋藏娇,密不告人,让皇帝查无可查,禁无可禁。
    从业人员由官方转到了地上,更隐晦,更没有安全保障。
    从业人员更加鱼龙混杂,被剥削得也更厉害了。
    还有一个朱瞻基想不到的惊人后果,那就是男风的“逆势上扬”。
    禁娼令使部分官员转向年轻男性。
    象姑馆(小倌馆)赶上了这一波皇帝创造出来的风口,在朱瞻基在位这短短的十年里,蓬勃发展。
    到了万历年,男业发展之盛,直逼女业。
    热衷此风的人士上自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不分贵贱,只论需求。
    但士人是其中领导时代潮流的最为活跃得阶层。
    当时国内京师、江浙、闽南都是男业发展的中心区域。
    闽南的早年的契兄弟文化就是明朝遗留下来并发扬光大的,当然,这个文化的发扬光大主要是因为相当一部分男人娶不到媳妇。
    宣德一朝,仅仅十年。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ymwx.net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