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8章 人比人比死人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汉朝初期赋税下调了,老百姓日子还是过不起来。

    当年年底,汉文帝就把十五税一再次下调,调到了三十税一。

    后来更是昭告天下,直接免收田赋。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无所异也,其于劝农之道未备。除田之租税!】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种天大的德政的缘故,在随后的十三年中,汉朝疆域内,竟然啥事没发生,灾、兵、疫、旱,一个都没碰上。

    朱高炽不得不佩服汉文帝的魄力。

    这是以一人之力切断国家的财政收入的最大来源,还在一个那么古早的时代。

    后面汉文帝更是解禁天下所有的山川林泽,允许私人开矿、煮盐。

    把盐铁之利下放于民,一时间天下富商巨贾四起。

    汉文帝还取消了限制人口流动的关传制度,取消各地设的关卡,允许百姓和商人自由行动。

    于是整个汉朝,光商业这一项,朝廷每年的财政收入直接暴涨。

    这也就罢了。

    关键是老百姓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取消了田赋以后,汉朝老百姓的种地热情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朱高炽就算用脚丫子想都能想象到那个情景。

    凡种出来的,都是自家财产,哪里能不积极?

    原来是种得多,交的多,懒一点的人家,够温饱,就不会太卖力。

    现在全归自己,肯定是要多卖力有多卖力。

    有了更多的粮食,就意味着有了更多的人口,还可以开辟更多的土地。

    汉初全国人口才一千四百万,到文帝后期,短短二十年间,已经暴增到三千一百万。

    在这里,朱高炽恍然大悟,汉文帝真的下了好大的一盘棋。

    田赋确实是不收了,但还有人头税!

    三千一百万人,每年的人头税,对于国家来说,绝对是一笔巨额的收入。

    而且每个人都交得心甘情愿。

    这不比朝廷挨家挨户,费尽心力的收那三十税一统共没几斗米的田赋强?

    家家有粮食储备,多余的还可以拿出去卖掉。

    在这里商税还可以再收一笔。

    于是汉朝廷税收不减反增,太仓里的粮食陈陈相因,导致腐烂而不可食。

    国库里的铜钱堆积如山,穿钱用的绳子都腐烂了。

    到了后期,汉文帝直接就给年过八十岁的长者每月发放米、肉、酒,九十岁以上的还定期发放绸缎。

    这样的皇帝,朱高炽想写个大大的服字了。

    而且,据记载,文帝在位的二十三年间,从来没有修建一座宫殿、一处园囿,衣物、车马及日用器物也不曾添置,均为宫中旧有。

    汉文帝一生的勤恳节俭,让他的顺顺利利的接了位置,父子二人,成就文景之治。

    汉文帝更让他的孙子凭借他给他攒的家底四方征讨、开疆万里。

    这才是真正的朱高炽心目中天子的样子。

    相比之下,老朱家人的所作所为让朱高炽惭愧无比。

    皇祖父整天说,要爱惜老百姓,在宫里经常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