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4章 屈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钱权动人心,在外面也有在外面的弊病。你镇压得住,炽儿镇压得住,小胖应该也可以,后面的说不好了。”

    徐氏这会突然对一句老话富不过三代有了新的领悟。

    “哈哈哈哈——管天管地,还管上重孙子了?”

    朱棣大笑。

    “也是。是我多思了。”

    徐氏自嘲一笑。

    “别想太多,我爹也想不到我坐了这个位置。”

    朱棣从靖难那会,就觉得世事难料。

    后来姚广孝虽然没有明着说,可隐约透出来的意思是大明朝存续,最长也就三百年。

    历朝历代,都是这样。

    王朝的寿命,基本都在三百年,短的几十年,百年。

    败亡的原因多种多样,或子孙不争气,或外来的太彪悍,或时也命也。

    总之天道轮回,天子气运,不可能一直被一家独占。

    像秦朝,大一统的始皇帝,雄才大略,格局宏大,做了那么多对后世影响重大的事。

    居然二世而亡。

    这就是虚无缥缈的天命。

    管好自己,对下一代尽力而为,至于结果如何,强求不来。

    他初初听着觉得不服,后来想想,三百年后,他哪里管得着,别说三百年了,他能不能再活三十年都是个问题。

    还不如放宽了心,先把目前的事解决了。

    “行吧,能少干点活,总是好的。”

    徐氏回头看看还高高一摞的奏折,低头,认命。

    她也不想天天困在这奏折里。

    但总赖给儿子也不行。

    父子感情,君臣界线,自己能护一天是一天。

    ~~~~

    大明,永乐三年,九月。

    京师。

    朱棣跟徐氏定了让安南这批阉人读书识字一事后,很自然的,这活就扔给了京师的好大儿这里。

    京师的皇城里大把空着的宫殿,师资也是现成的。

    宫中的女官能教,国子监的学生也能拉一批过来。

    收到人的朱高炽,恨得牙痒痒也得把人安排好。

    “我爹就是见不得我清闲!”

    朱高炽惯常抱怨。

    “未览世间繁华,再不是少年郎。”

    张欣只一句感慨。

    除了感慨这些小小年纪就因着战乱没了根的小男孩。

    也暗暗在心里感慨,即便这会婆婆还在,朱棣也还是想把宦官用起来。

    “张辅能打仗是能打仗,但还是不能管地方,让他阉了抗命刁民以示皇威,可就是这么多无罪少年也阉了,看样子得让宁王叔赶紧过去换了张辅。”

    朱高炽也是接到人才知道了这事。

    看来让宁王过去这事是万万不能再继续拖下去了。

    “确实。你跟十七叔说了没?”

    张欣点头赞成,并问。

    打安南这事,张欣觉得理所当然,这都蹬鼻子上脸了,胡家的人当着明军的面杀了陈天平,不打这大明朝的脸往哪儿搁。

    但打完的治理确实出了不小的毛病。

    安南距离京师跟京城都太远,没人想去那边,而且自古以来岭南一带就是流放地,大家都觉得去安南名声不好。

    上辈子可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