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7章 非常有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就是她上辈子用的那张,在左上角有一个像梅花一般的天然木纹。

    也是巧了。

    内阁的臣子,还有朱瞻基的老师们,一样,都是她上辈子见过,用过的。

    这次靖难,死的人比上辈子少很多。

    但最后选出来的人,还是上辈子那些。

    张欣这会看公爹给瞻基选的这些人跟内阁的组成。

    不得不说,非常合理。

    也非常有趣。

    代表了朝堂上的各种力量。

    科举出身:杨荣、胡广、金幼孜、蹇义、黄淮、解缙、胡俨。

    非科举出身:戴纶、林长懋、杨士奇、夏元吉、姚广孝。

    行伍出身:丘福、张辅。

    公爹选得面面俱到。

    行伍出身的丘福、张辅没啥可说的,都是公爹一直重用的武将,教一个朱瞻基绰绰有余。

    姚广孝也没什么说的,朱瞻基周岁起就开始跟着的启蒙老师,这辈子,他还给瞻基换过尿湿了的裤子。

    夏元吉也没什么争议,户部打理得相当不错,能臣。

    而剩下的这几个人。

    结合这辈子发生的那许多事情,也解了张欣心里多年的疑问。

    公爹的靖难进行的如此丝滑,必然是跟朝中的科举出身的人,事先都通过气。

    朱瞻基的老师名单加上内阁的名单。

    基本上也就能看出来公爹的倾向——大力提拔正经读书考出来的人,

    杨荣,建文元年的进士。

    胡广、金幼孜,建文二年的进士。胡广还是朱允炆亲擢的进士第一。而金幼孜,则是二甲第四名。

    蹇义,洪武十八年进士。

    黄淮,洪武二十九年进士。

    解缙,洪武二十年江西解元。

    胡俨,洪武年间考中举人。

    洪武年间的老人也就罢了,建文年间考中的这几个,当官的那把椅子都没坐热吧。

    上辈子内阁这七个人入直后,不到一个月就全部升职,后来还负责给皇太子朱高炽上课。

    隐约记得解缙讲《尚书》、杨士奇讲《易经》、胡广讲解《诗经》,幼孜则负责《春秋》的解说与教授。

    这辈子倒是直接就给到朱瞻基了。

    瞻基当年还评价过:洪武中,学士有宋濂、吴沉、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则解缙、胡广。

    胡广这人做事缜密,嘴巴极严。

    擅长诗文创作,善于写真,擅长行书、草书。

    瞻基就是跟他学的书法,跟画画,还画得挺不错。

    上面的这些人,除了解缙,都善终了。

    张欣是有打算救一救解缙的,解缙纯粹就是因为得罪了朱高煦才命运多舛。

    张欣看过解缙上给先帝的《太平十策》,写得相当的不错。

    剩下的三个,就有点一言难尽了。

    戴纶、林长懋、杨士奇。

    非科举出身的人里面,戴纶、林长懋明显是公爹选进来凑数的。

    荐官也是官,为了维持朝堂的势力平衡,总是要用一用的。

    最后这两个人,戴纶被瞻基下令乱棍打死不得善终,林长懋则是在牢里呆了十年,直到朱祁镇那会才被放出来。

    张欣没打算干涉他们的人生。

    这辈子她已经完全明白了,荐官,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有背后的根由的。

    至于杨士奇。

    张欣心里很矛盾。

    喜欢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