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2章 皇帝堂哥好像比他还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爹爹在洪武年间功勋卓着,并无明显过错,且势大难图。

    朝里这些人会下意识的觉得这块硬骨头不好啃,把爹爹往后面排。

    按文臣的套路,一贯是柿子捡软的捏。

    那么跟爹爹最亲近的且温和的五叔可能会是削藩第一人。

    五叔在洪武年间就犯过大错,在就藩以后,私自离开封地,去了凤阳,见他的岳丈冯胜。

    那会五叔的岳丈跟连襟都很了不得。

    岳丈冯胜是开国六公爵之宋国公,连襟常国茂同样是开国六公爵之郑国公。。

    要朱高炽评价,五叔的妻族势力甚至比前太子大伯的还牛叉一些。

    所以五叔跑去凤阳这事不仅犯了藩王私出藩地之罪,更犯了藩王不得私自和朝中大臣会面的铁律。

    被开封府的官员上报了以后,皇祖父大怒,把五叔流放去了云南,等到一年后气消了,五叔才重新回了开封。

    就在五叔被贬云南的那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鲁王因过度服用丹药中毒而死,潭王跟潭王妃于家中自尽后放火自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滋味总归是不好受的。

    加上那一年二伯也不消停,有二伯的暴戾衬托,皇祖父松口。把温吞的五叔召回了京城,口头训斥了一顿放回开封。

    五叔回到开封屁股都没坐热,前太子大伯没了。

    这一系列的事情发生的不快不慢,但刚刚好就是一件咬着一件的发生。

    你说有因果关系吧,看起来又没有。

    你说没因果关系吧,可千丝万缕的都能串起来。

    五叔是皇五子,娶了冯胜的二女儿,冯胜的大女儿嫁给了常遇春之子常茂,常茂是前太子大伯的大舅哥,冯胜的侄女嫁给了沐英,而沐英是皇祖父忠心耿耿的养子。

    大部分的淮西勋贵被皇祖父牢牢的捆在前太子大伯的身边。

    可就从五叔无缘无故私出凤阳以后,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把皇祖父很圆满的安排彻底废掉了。

    他爹向来跟五叔关系不错,问及为什么五叔会私自跑去凤阳的时候。

    五叔说都说不清。

    他早年在凤阳呆了很久,感情颇深,好像有人提及凤阳哪一处的风景如何如何,一时就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他也没觉得偷偷跑去凤阳看一眼当年看过的景色有什么问题。

    谁知道皇祖父能因为这么件小事,发这么大的脾气。

    但有一点肯定的是,五叔不知道他岳父在凤阳,也压根没打算去找他岳父。

    就是想着偷偷去,偷偷回。

    五叔能完整的回到封地,那肯定自己的皇祖父也是知道五叔的无辜。

    那么,到底是谁在背后拉起了这一整张大网?

    当时皇祖父是个什么样的心情或者是不是查清楚了,朱高炽不知道。

    但就在那一年开始。

    后面的皇子皇孙们不再与开国的功臣通婚,娶的都是皇祖父指定的民间女子。

    朱高炽估摸着,就是因为前面这些事情闹的。

    姑且不论皇祖父查没查出真相。

    前太子大伯死都死了,最要紧的就是善后。

    为了皇权不要旁落。

    洪武二十五年以后,所有的适龄皇子皇孙,全部都没有了妻族这方面的助力。

    洪武二十五年以后,皇祖父更是大开杀戒。

    现在朱允炆走的这条路,不得不说,纯粹就是东施效颦。

    可惜,胆子还是太小。

    正如他预测的那般,先削五叔,不仅师出有名,还能剪除自家爹潜在的羽翼。

    人没错,时间上跟他预计的有出入——提早了太多。

    这只能说明朱允炆除了胆小,还心虚,虚得不行不行的。

    且朱允炆身边的那圈辅政大臣比朱允炆还虚。

    只有心虚,才会这般着急,这般仓促。

    这次五叔全家被流放,还是试探性的。

    驻边的藩王们如果不敢有什么反弹的话,估计后面的削藩会来得更猛烈一些。

    如果反弹,朝廷更有借口削藩。

    喜欢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