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在麻将桌上能决定的事。
哪怕她权倾朝野这事也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决定的啊。
何况兴绥关已经是北戎面对天启最后的关隘了。
这的确是有点过分了,但是身在天启也不敢反驳天启的帝王,哪怕她是开玩笑的。
但梵王也是真心希望天启能给予一些帮助,尤其是在农业方面。
但温知渺还很犹豫没有直接答应她。
梵王回去的时候也没等到温知渺的答复。
她也明白天启的顾虑,此事只能徐徐图之。
此后数年北戎不断地学习中原王朝的文化,也渐渐地没有那么野蛮了。
北戎王多次亲自上书请求天启予以支持,最后因为一部分百姓西迁,以及北戎王城的西迁,导致兴绥关对北戎而言的确没有那么重要了。
所以在讨论了多年之后,还真让出了兴绥关。
梵王还真是个听劝的,温知渺让她别总盯着东部这一块,也真就往西发展去了。
当然站在天启的角度,也不会允许北戎过分的壮大,自是要扶持一些西部小国来牵制的。
在温知渺登基二十年之后,天启的海船已经能去往很远的地方了,而往西的商道也延伸到了西部海域。
这些年师挽月与温知渺一同执政,温知渺也是真的履行当初的诺言师挽月手中的权力并不小。
天启的盛世达到了另一个高度,为后世所传颂。
二人成婚后的第十年,师观潮卸去宰相一职,次年祁谷玉请辞。
石泉成了新任宰辅,她自离开东宫之后拜入了师观潮门下,这些年在朝堂之上也颇有建树,名望亦不小。
作为师观潮最满意的弟子,她也的确不负老师的教诲,此后数年同样兢兢业业。
当年那个刚刚入云京说话都结巴的新科状元已经彻底蜕变了。
云九昭接手了枢密院,位同副相。
何元瑶这个大将军,这些年也在西部收拾了不少刺头,以至于西域诸国听到她的名字都提心吊胆。
温知渺与师挽月成婚十年都还算是安稳,毕竟还算是年轻加上温知渺非常厌恶挑拨她和师挽月关系的。
有那么几个曾经偷偷试探的,都被贬职了。
臣子也是看明白了,当今圣上算是与太上皇一脉相承的情种了。
毕竟太上皇与太后这么多年了,感情也依旧好,整日里还是如胶似漆的。
但是眼看着一直没有皇嗣似乎也不是事。
有人试图说服石泉去劝说圣上,但石泉连个眼神都懒得给,只是慢悠悠地说道:“陛下自有自己的打算。”
第十五年,圣上去行宫休养,回来便有了身孕,为此皇后还冷落了圣上许久。
直至孕后期圣上身体多有不适,皇后终究心疼二人还是和好如初了。
几月之后竟是诞下了一对双胞胎,两个小公主。
温知渺看到那两小孩的第一眼,只觉得突然就理解最初的苏卿珞了。
那确实丑。
还好不是真让她生。
喜欢穿书后,姐妹把我娘亲拐跑了()穿书后,姐妹把我娘亲拐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