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签”的具体含义有两种选择:一是代823师团的宫孝木签收;二是代新哲娱乐公司的黄曦容签收。
实际上,这是田文俊的占队选择。黄曦容背后的爷爷是海军的重量级人物,宫孝木及其背后之人神秘莫测。应该如何选择呢?
田文俊思前想后,终于做出艰难的决定:自己代表新哲娱乐公司签收的蔓国武器装备,因为自己的另一身份是新哲娱乐公司黄曦容、木村朗的助手。
田文俊奋笔疾书,开始写下检举信:《揭发以黄曦容、木村朗为首的黑心卖国奸商的嘴脸和恶行》,在此检举信中,他写道:
黄曦容、木村朗以新哲娱乐公司为平台,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可耻的行为:吞没蔓国捐赠给哲国的优良武器,把质量低劣的哲国武器高价卖给哲国823师团。为了实现其不可告人之目的,黄曦容、木村朗试图拉拢和腐蚀本人。本人为了摸清他们的阴谋诡计,与他们虚与委蛇,假意接受他们的贿赂,成功实施无间道,了解到他们的龌龊勾当。
…
在检举信中,田文俊把自己的签收描述为代表黄曦容等人的签收,不是代表823师团签收,因为根据宫孝木与蔓国人签订的协议,蔓国人把武器装备交给新哲娱乐公司,他作为新哲娱乐公司的助手,代表黄曦容签收是理所当然的。
田文俊很聪明,这份洋洋洒洒的万言检举信只字不提梁立末的名字,这是因为梁立末的爷爷是哲国陆军的重量级人物。
实际上,田文俊手中有保命底牌,先前与黄曦容、木村朗的密谋时,田文俊悄悄地把他们之间的谈话录音,他的手中有五盘录音磁带。
拿出五盘磁带,田文俊感到心头的沉重。他叹了一口气,每盘磁带各翻录两份,然后把一套磁带和检举信放在一起。他把另一套磁带装在一个小箱子里,又写了一封短信,放进箱子,然后密封好箱子,在箱子的表面上写下收件人的地址和名字:东山城水机关,宫孝木。
他有种感觉,特别调查组一定会询问宫孝木,并且宫孝木一定不会有任何问题。如果说有一个人能够救他,那么这个人只能是宫孝木。田文俊不知道为什么会信任宫孝木。环顾整个823师团,他悲哀地发现:没有一个人靠得住,而仅仅见面两次的宫孝木却给他可以信赖的感觉。
拿着小箱子,田文俊向823师团的邮政局走去。
把房子和车子交给陆军部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宪兵队,阮经天感到浑身轻松许多,看看头顶老高的太阳,阮经天和老黄来到一家哲国人开的乌冬面馆,解决午餐问题。
阮经天对饮食没有特别的要求。无论是刺国餐饮,还是哲国料理,只要口味淡一些,蔬菜多一些。油性少一些,他都能吃得很香。哲国的乌冬面,比较符合阮经天的要求,因此他对乌冬面并不排斥。
两人正吃得不错时。从门外走进两个身穿官员制服的男子,制服的胸口处写着“盐务”两字。阮经天看见这两个字,知道他们是伪政府盐务局的公务员。
这两名盐务局的人让乌冬面馆老板拿出做饭使用的食盐。声称检查食盐的合法性。面馆老板急忙从厨房拿来两袋食盐,递给盐务局的人。
盐务局的两人翻看着食盐包装袋上的生产厂商,一人说道:“你的食盐不是东山城生产的,属于非法使用食盐,罚款两万哲元,你把剩下的食盐都拿给我们,我们要没收你的这些非法食盐。”这人说完,拿出一个小本本,写了几个字,交给面馆老板。
“长官,我们刚从莱山城搬到这里,在莱山城买的食盐没有用完,因此我们继续使用这些食盐,我们也不知道东山城不准使用莱山城食盐的规定。能否通融一下,你们拿走食盐,就别收罚款了。我们是小本生意,不赚钱的,一个月可能也赚不到两万哲元。”面馆老板哀求道。
“不行,规定如此,不能通融。你交了罚款,就会长长记性,以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盐务局的人丝毫不为之所动。
面馆老板终究抵挡不住盐务局的强势,只好东拼西凑地交上两万哲元的罚款,盐务局的两人把半箱子的莱山城食盐带走,扬长而去。
阮经天自始至终地看着整个过程,没有说一句话。有关盐的问题,他多少了解一些的。
盐的生产工艺不复杂,甚至家庭也可以生产食盐。有两种方法生产食盐,一种是陆地和湖泊中的盐矿开采,一种是使用海水晒盐。像东山城这种沿海城市,生产食盐的方式就是使用海水晒盐。
刺国自古以来实行食盐的政府专卖。在林星大陆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不多,东大陆的刺国和西大陆的弗让国是实行食盐的政府专卖时间最长和最严厉的国家。
为何政府要实行盐的专卖呢?抛开冠冕堂皇的说辞,真正原因在于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只要把盐矿或海滩控制起来,即意味着控制了生产供应,又由于每个人每天都需要食盐,政府对食盐进行专营,就获得大量的财政收入,并且这种财政收入的征收成本很低,因此刺国历史上的各朝各代都对盐专营乐此不疲。因为盐专营的收入归各级地方所有,所以每个城市都对本地的食盐生产经营实行保护政策,禁止跨地域经营使用食盐。这可以说是官权商品化的极致情形。
阮经天对官方专营向来没有好感,没有竞争,就没有优质的产品,这对生产经营来说是颠扑不破的法则。专营意味着垄断,垄断意味着存在居民福利的无效损失。
令阮经天想不明白的地方是:刺国实行这种奇葩的跨区域禁盐是可以理解的,难道哲国也推广这种匪夷所思的政策吗?
看着面馆老板满脸沮丧的神情,阮经天和老板简单聊了几句,得知面馆老板离开哲国来到刺国莱山城做乌冬面的生意,前些天,莱山城进行拆迁,他的面馆恰好在拆迁范围之列。无奈之下,他和不少的商家离开莱山城,来到距离不足五十公里的东山城做生意,他的这个面馆刚开业三天。
听完面馆老板的故事后,阮经天若有所思。他和老黄吃完乌冬面,结清款项后,老黄驾驶着越野车,载着阮经天回到水机关。
阮经天让秘书课的甘甜怡寻找哲国本土和刺国伪政权有关食盐生产销售的资料。半个小时后,甘甜怡拿来一堆资料,放在阮经天的办公桌上。同时十分乖巧地对哲国和刺国的食盐生产经营做了口头的简单比较:
刺国食盐生产厂商是各级政府,其生产规模小,各地的质量良莠不齐,各级政府承担食盐的缉私打假以及禁止跨区域经营使用食盐;
哲国本土也实行食盐的专卖,但是生产厂商不是政府,而是为数很少的私人大厂商,生产规模大,质量是全国统一标准,销售是分区域销售。但不存在禁止跨区使用食盐的问题。
哲国占领刺国的领土后,哲国本土的大食盐生产商并没有在刺国投资,其原因是厂商担心反哲组织的破坏,并且哲国的食盐也没有出口到刺国。其原因是海运成本太高,无法与刺国本土食盐进行竞争。
因此,在哲国占领区内,伪政府心照不宣地照搬刺国的管理模式。更令人吃惊的是,由于刺国食盐的质量远远低于哲国的标准,不需要很多资本和设备也能生产食盐。因此哲国的一些官二代来到刺国,利用食盐由各级政府生产经营这一特点,开始在占领区内小规模生产食盐,不仅对刺国人,也对哲国人,实行食盐的区域保护。
甘甜怡最后说到:东山城的盐务局局长叫鞠刚卒,上任仅半个月。盐务局掌管的东山盐场经理随之更换为孙扬超,其供应的食盐质量很差,杂质超多,因此东山城的很多人到莱山城购买食盐。
阮经天静静地听着甘甜怡的讲述,对这个刚参加工作的哲国小姑娘有些刮目相看。甘甜怡讲述的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她心思细腻,知道上司不会无缘无故地问起某个问题,因此她搜集尽可能多的背景资料,特别是当地的相关情况,全都为上司做了口头报告。
可不能小看口头报告的重要性,这是表现自我、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还有一个重要之处:口头表达能够给上司留下深刻印象,表示口头表达者认真仔细地完成上司交代的工作。
甘甜怡汇报结束之后,见阮经天陷入沉思之中,静静地站在旁边,等候指示。
阮经天想到的不仅仅是东山城的食盐问题,他想的更多的是兔儿岭的食盐问题,如果自立商贸区建立起来,他必须考虑选择哪一种食盐的管理模式。他决定过两天到兔儿岭和高文浩、冷若松商讨,不过他心中倾向引进两至三家私营资本,采取竞争经营,这样有助于提高食盐的质量。
翻看着甘甜怡送来的资料,阮经天把目光锁定在东山盐场新任经理孙扬超的名字上,东山盐场是盐务局的下属企业,其经理为公务员序列,级别为正课。
孙扬超来自泉水城,原来是某服装厂保卫科的副课级干事,这个服装厂隶属柳云省陆军总部军需供应处。阮经天发现其现在年龄为二十岁,工作时间为三年,也就是说孙扬超十七岁参加工作,这好像不符合哲国用工的年龄限制,哲国规定必须年满十八岁才可以参加工作,否则,用人单位将面临雇佣未成年人的指控。
仔细看着孙杨超的资料,阮经天突然想到陆军部孙茂裕来自柳云省陆军总部,这个孙扬超会不会与孙茂裕有关呢?
阮经天继而又想到一个问题:陆军部、水机关、796师团等军政部门也食用东山盐场生产的低劣食盐吗?
看见站在身前的甘甜怡,阮经天问道:“我们水机关食堂的食盐是从东山盐场采购的吗?”
“是的,不过,我们水机关使用的是东山盐场专门制作的特供盐。”
“那这种特供盐的价格一定很高的吧?”阮经天问道。
“不,特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